產品詳情
深冷處理的歷史
日期:2025-09-03 18:44
瀏覽次數:2334
摘要:
早在100多年前,瑞士的鐘表制造者把鐘表的關鍵零件埋入寒冷的阿爾卑斯雪山中以提高鐘表的使用壽命;而一些經驗豐富的工具制造者在使用工具之前,把工具儲存在冷凍室內幾個月,也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現在看來,他們已經在不自覺中運用了冷處理。
美國路易斯安娜理工大學F.Barron教授在六十年代末對五種不同合金鋼進行了研究。通過對比未冷處理、低溫-84℃處理的和-190℃深冷處理后的試樣發現,低溫處理后試樣的磨粒磨損發生了較為顯著的變化,而硬度變化不明顯。-84℃處理后的試樣耐磨性比未冷處理的要提高2.0-6.6倍,而-190℃處理的試樣耐磨性比-84℃處理的要增加2.6倍。實際生產過程也證實了F.Barron的研究結果的正確性,Dayton公司生產的用于大型的渦輪發動機的沖頭,采用-190℃處理后其使用壽命延長了一倍。
隨著液氮技術及保溫材料的發展,1965年美國**將深冷處理實用化,主要應用對象針對航空領域。此后,深冷技術才開始引起世界各國研究人員的關注。隨即英、俄羅斯、日本等各國學者都對其進行了較為廣泛和深入的研究。許多研究表明,材料經深冷處理后比普通冷處理的硬度及耐磨性有較大提高。